新聞中心
通知公告

《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印發

來源:  作者:  更新時間:2020-6-19 8:41:15

微信圖片_20200619084215.png

《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編寫說明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做好防護,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緊緊圍繞“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結合當前夏季來臨、天氣變熱等實際情況,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組織中國疾控中心等單位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進行了修訂調整,形成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修改后的防護指南,適用于低風險地區,從整體上對公眾日常防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防護措施提出指導意見。類別由原來的50類增加到65類,增加了展覽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健身運動場所、旅游景點、游泳場所、公共浴室、進口物資轉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機構等場所,以及影劇院、游藝廳、歌舞廳(KTV)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的防護要求,另增加了售貨員、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傷殘人士、教師的個人防護指南。在防護措施上,根據季節、場所等差異化特點,完善了夏季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細化了合理使用空調的方法,按照不同場景、不同場所和不同人群調整了體溫檢測和戴口罩、戴手套等具體防護措施。


  一是堅持做好日常衛生防護措施,如通風換氣、環境衛生與消毒、減少人員聚集、手衛生、分餐制、一米線等措施。要求重點場所從業人員要佩戴手套等。二是對戴口罩分類指導。居家、運動、戶外、公園、旅游景點,無需戴口罩;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可不戴口罩;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需戴口罩,工作人員、外來人員戴口罩;影劇院、游藝廳和網吧、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空間,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醫院就醫人員、職業暴露人員,戴口罩;新冠肺炎確診、密接、疑似和無癥狀感染者、入境、隔離、發熱咳嗽等人員,戴口罩。三是規范空調運行管理和使用。全空氣空調系統由原來要求全部關閉回風,調整為盡可能減小回風,增大新風量。強調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新風口和排風口要保持一定距離。四是部分場所堅持體溫檢測。社區、公園、商場超市、旅游景點、餐廳、銀行、理發店等可不做體溫檢測;賓館、影劇院、游藝廳和網吧(咖)等空間相對密閉場所,養老院、福利院等特殊單位以及交通客運場站、學校、機關事業單位等要堅持體溫檢測,強化環境衛生與消毒等措施。歌舞廳(KTV)、道路、水路客運和民航等要堅持“健康碼”檢查。此外,考慮到網吧、游藝廳、博物館、公共浴室、游泳場所等相對密閉、通風不良的場所,在人員聚集時存在較高傳播風險,建議顧客縮短停留時間。


  在通知的正文中,強調要有效應對風險等級調整,一旦從低風險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在劃定防控區域范圍內,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要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措施,及時調整轉換相應的衛生防護要求。一是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建議暫停營業;生活服務類場所,應縮短營業時間、限制人員數量和停留時間,減少人群聚集;開放式活動場所,在做好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健康監測、減少人群聚集的前提下正常營業;客運場站和公共交通工具,要嚴格落實體溫測量、戴口罩、通風消毒、隔位而坐等措施。二是鼓勵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采取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或居家辦公方式,實施分區作業、分散錯峰就餐,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減少人員聚集。監獄、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等特殊單位實行全封閉管理,嚴格落實體溫測量和健康監測等措施,加強個人防護,禁止外來人員探視。學校建議暫時停課。三是重點人群要強化衛生防護措施,減少外出,做好健康監測、科學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場所等。


關于印發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92號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做好防護,結合夏季防控特點,我們對《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進行了修訂調整,形成《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本指南只適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仍參照原版指南實施。有關措施如下:

 

一、落實日常重點防護措施



  1.減少人員聚集。娛樂、休閑等活動場所,通過限量、錯峰等方式,減少大范圍人員聚集活動,人員接觸時盡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餐飲場所,分散錯峰就餐,減少人員聚集。在人員流動性較大、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span>


  2.加強環境衛生和消毒。室內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超市、商場、農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場所做好公共區域的物體表面清潔消毒,落實日常保潔、環境衛生與消毒等措施,工作人員戴手套。加強洗手、衛生間等設施的衛生管理,及時清理下水明溝的污水污物,對下水管道、空氣處理裝置水封、衛生間地漏等U型管定期檢查與維護。


  3.規范空調管理和使用。辦公場所、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住宅等空調系統,開啟前檢查設備是否正常。對冷卻塔等進行清洗,保持新風口清潔,定期對送風口等設備和部件進行清洗、消毒或更換。新風口和排風口要保持一定距離。集中空調系統運行過程中,盡可能減小回風、增大新風量。


  4.提高公眾健康素養。開展新時代愛國衛生運動,將衛生創建與防控工作有機結合。強化公眾手衛生、一米線、開窗通風、清潔消毒、生病時減少去人員聚集場所和佩戴口罩等健康防護和意識,養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和行為。

 

二、強化重點環節防護



  5.重點場所防護。在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前提下,商場、超市、農集貿市場、賓館、餐館等生活服務類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館,加強室內通風,正確使用空調,做好環境清潔消毒和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公園、旅游景點等開放式活動場所,采取限量、預約、錯峰等方式,減少人員聚集,做好環境衛生;影劇院、游藝廳、網吧等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強化人員健康監測、限制人員數量和停留時間、通風消毒等措施。


  6.重點單位防護。企業、郵政快遞業、機關事業單位、建筑業等單位,做好辦公場所、工區及公共區域、職工宿舍等通風換氣、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健康監測;保持分區作業、分散錯峰就餐、減少人員聚集等措施。進口物資、食品加工等相關單位做好運輸工具和儲存場所清潔消毒以及環境監測。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監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單位做好風險防范,開展預防性衛生措施,落實人員進出管理、人員防護、健康監測、日常消毒等防護措施。學校和托幼機構做好應急預案、防護物資儲備、教室宿舍環境衛生和消毒,加強因病缺勤管理,嚴格實施“晨午檢”“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7.重點人群防護。指導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做好個人防護、關愛幫扶等措施。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售貨員、保潔員、服務員、司乘人員、食品從業人員、保安、客運場站服務人員,以及就醫人員、教師、警察、環衛工人、快遞員、海關人員、理發師等,加強健康管理和監測,做好戴口罩、勤洗手、戴手套等個人防護措施。

 

三、有效應對風險等級調整



  各地按照分區分級標準,依據本地疫情形勢,及時調整風險等級和應急響應級別。一旦從低風險調整為中高風險地區,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實施精準防控。在劃定防控區域范圍內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要從嚴從緊落實防控措施,及時調整轉換衛生防護要求。


  8.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建議暫停營業;生活服務類場所,應縮短營業時間、限制人員數量和停留時間,減少人群聚集;開放式活動場所,在做好環境清潔消毒、人員健康監測、減少人群聚集的前提下正常營業;客運場站和公共交通工具,要按照指南嚴格落實體溫測量、戴口罩、通風消毒、分區分級客座率(滿載率、人員聚集度)控制等措施。


  9.鼓勵具備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采取錯時上下班、彈性工作制或居家辦公方式,實施分區作業、分散錯峰就餐,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盡量減少人員聚集。監獄、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等特殊單位實行全封閉管理,嚴格落實體溫測量和健康監測等措施,加強個人防護,禁止外來人員探視。學校建議暫時停課。


  10.重點人群要強化衛生防護措施,減少外出,做好健康監測、科學佩戴口罩、加強手衛生、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場所等。


  各地要壓實屬地單位主體責任,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各項措施要求,加強統籌調度,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要強化監督,安排專人負責監督各行各業防護指南的落實情況,要開展重點場所專職防疫培訓,保證防護效果,要加強指導與科普宣傳,指導聯防聯控、精準防護。

 

  附件: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

?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代章)
2020年6月17日



 

 

 

 

聯系我們 / CONTACT US

地址: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一路19號旗遠錦樾2號樓2層10207室

電話:029-89381952

傳真:029-89381953

郵箱:contact@www.smartyoo.com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誠悅物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陜ICP備18018286號-1 技術支持:陜西萬博 網站流量統計:請在后臺統計處放置代碼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出奶水